第七十八章 帝王之道(1 / 2)
&esp;&esp;通明殿又塌了。
&esp;&esp;才修筑好不过半月的通明殿再次爆发了一场寻常人根本看不真切的大战。
&esp;&esp;他又一次塌陷了。
&esp;&esp;不过好在经历上一次的事情,那些王府内的侍卫学乖了一些,他们知道这里的战斗早已超出了他们的能力,因此在苗头出现之时,便退出了王府,待到一切旗鼓偃息,这才回到府内小心翼翼的查看其中的情况。
&esp;&esp;毕竟那位新登基的皇帝才上位不久,就逼走了平日里在古府口碑极好的古方天、古羡君父女。与这些侍卫又没有过恩赏,谁又愿意真的为他卖命呢?
&esp;&esp;此刻天际已经泛白。
&esp;&esp;夏侯昊玉坐在破败的龙椅之上,周围是满地的残骸。
&esp;&esp;他眯着眼睛把玩着手中的事物。
&esp;&esp;那是一道若隐若现的光团,它忽明忽暗的闪烁,里面像是住着些什么。
&esp;&esp;夏侯昊玉有些苦恼的摇了摇头。
&esp;&esp;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总是要背叛他。
&esp;&esp;甚至到了最后一刻,他才知晓,那位陪在他身边一百余载的老者究竟强悍到了怎样的地步。
&esp;&esp;虽然最后,他还是赢了。
&esp;&esp;但他却莫名的高兴不起来。
&esp;&esp;不过这样的惆怅转瞬即逝,他很快便将之压了下来。
&esp;&esp;他依稀记得当年他曾这般询问自己那位太子,他问他:“何为帝王之道?”
&esp;&esp;他的那位傻孩子在那时笑逐颜开的引经据典,说了一连串他都未曾听过的故事。
&esp;&esp;仁、爱、制衡
&esp;&esp;最后约莫引向这样一些辞藻,显然他做主了功课。
&esp;&esp;但那时的夏侯昊玉却摇了摇头,说道:“帝王之道,不过二字,取舍而已。”
&esp;&esp;是的,取舍,这便是夏侯昊玉的帝王之道。
&esp;&esp;他忽的笑了起来,手指轻轻一拨,手中的光团便跃到了半空之中。
&esp;&esp;而这时,那光团流转,一张苍老的脸自那光团中浮现。那是隐元的英魂——送葬者也送不走的英魂。
&esp;&esp;而后,夏侯昊玉的袖口鼓起,又是两样事物纷飞而出。
&esp;&esp;一个葫芦,一方画轴。
&esp;&esp;“王公公、浮三千、观沧海。”
&esp;&esp;夏侯昊玉叨念着这些名字,叹了一口气,“你们不懂朕啊”
&esp;&esp;言罢,他体内的灵力忽的变得澎湃,一道浩瀚的灵压自他体内涌现,那三样事物便在那时一阵剧烈晃动随即猛地一震,尽数化为粉剂。
&esp;&esp;夏侯昊玉仰头看向那纷然落下的粉粒。
&esp;&esp;目光深邃。
&esp;&esp;像是在缅怀着些什么。
&esp;&esp;又像是在与某种过去道别。
&esp;&esp;那时,他的身后有十五道身影浮现,他们隐没在夏侯昊玉的身后,若不仔细去看,根本难以察觉到他们的存在。
&esp;&esp;“朕的五王十三候,英王死于长安,镇西神候死于莱云,武王死于西岭。十八去三,虽然少了些,但也应当足够了。”他自顾自的说道,随后仰头看向西方的天际,他的目光犹若星光,穿过山川河流,穿过层层雾霭,直达某个远方。“天人将至,汝等先行一步,朕随后便到。”
&esp;&esp;此音方落。
&esp;&esp;他身后的十五道身影如得敕令,纷纷化作一道道黑色的流芒朝着西方远遁而去。
&esp;&esp;待到那些身影完全消失在天地间。
&esp;&esp;夏侯昊玉的眉心忽的有一道蓝色的印记浮现。
&esp;&esp;他的双眸在那时渐渐变作了湛蓝色,而他的身前一道浑身裹着黑袍的身影慢慢自虚空中浮现。
&esp;&esp;“怎么样了?”夏侯昊玉问道,他的声线在那一刻充满威严,就连一直下个不停的雪夜忽的收敛,似乎是为了便是对他的尊敬一般,他说话时,天地间万籁俱寂,除了他的声音再无任何响动。
&esp;&esp;“那小子请到了螣蛇做他的帮手”那黑袍这般回应道,身子在面对这位看上去不过十二三岁的男孩时,却莫名有些颤抖。
&esp;&esp;“所以你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