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郭氏死了么? &esp;&esp;魏良臣有点失神,他知道郭氏命短,在朱常洛登基前就去世了,天启登基后给了个孝元皇后的谥号,却不曾想郭氏竟然现在就死了。 &esp;&esp;而他魏公公昨天早上还起念要除掉这个可怜的女人,以为东宫的两点一线铺平道路,为铁三角打造坚实基础,若非良心道德不允许,只怕已然着手布置此事了。 &esp;&esp;“为何这">
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一十五章 西山碧云寺(1 / 2)

加入书签

&esp;&esp;郭氏死了么?

&esp;&esp;魏良臣有点失神,他知道郭氏命短,在朱常洛登基前就去世了,天启登基后给了个孝元皇后的谥号,却不曾想郭氏竟然现在就死了。

&esp;&esp;而他魏公公昨天早上还起念要除掉这个可怜的女人,以为东宫的两点一线铺平道路,为铁三角打造坚实基础,若非良心道德不允许,只怕已然着手布置此事了。

&esp;&esp;“为何这么突然?东宫是否有…有不为外人知之事?…”魏良臣真是觉得意外,忍不住往阴谋论方向思考。

&esp;&esp;朱常洛那胖子能打死崇祯的苦命母亲刘淑女,未必就不能打死郭氏了。不管是从历史事实还是性格方面判断,朱常洛都是个狠辣人。

&esp;&esp;其之所以被塑造为老实本份之人,不过是因为朝臣们要粉饰他们争来的国本结果。正如福王被描绘成贪婪无度,愚蠢透顶一样。

&esp;&esp;然即便如此,也掩饰不了朱常洛贪财好色本性。

&esp;&esp;他死于纵欲的事实,改变不了。

&esp;&esp;他当太子那些年欠下的二百多万两高利贷,也改变不了。

&esp;&esp;刀笔吏,唯心而矣。

&esp;&esp;郭氏的突然去世合理的解释了客印月为何未能回家的原因,想来现在东宫已经是乱成一团。

&esp;&esp;魏良臣似乎从中寻找阴谋的蛛丝马迹。

&esp;&esp;他的心甚至突了一下,因为他怕这件事会不会和西李有关。

&esp;&esp;发了狂的李翠儿能打死王才人,这要再失心疯的打死太子妃,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esp;&esp;真要那样,可就坏事了。

&esp;&esp;王才人不过是朱常洛纳的妾,死就死了没什么打紧,可郭氏是他的正妻,是经万历同意的太子妃啊!

&esp;&esp;魏良臣越想越怕,当时就觉手心发凉。

&esp;&esp;李永贞却说郭氏身体本就不好,尤其是其女夭折之后,身子便愈况日下。昨夜陡然去世,当时就叩了宫城紧急传讯,随后就有御医和皇爷身边的内侍赶往东宫查看,结果并无异状。

&esp;&esp;魏良臣松了口气,不是西李打死的就好。

&esp;&esp;“郭氏乃太子妃,其之殁也是国丧,怕是贵妃娘娘去不得西山了。”

&esp;&esp;李永贞的推断是合理的,不过魏良臣却不担心贵妃会爽约。

&esp;&esp;他记的清楚,万历因为不喜欢朱常洛,所以知道郭氏死后,便不肯给这个儿媳以太子妃规格发丧,导致其灵柩停东宫两年多。

&esp;&esp;直到两年多后轰动朝野的“梃击案”发生,朱常洛的处境受到普遍同情,万历为了平息舆论的愤怒,这才谥郭氏为“恭靖太子妃”,并按太子妃的规格发丧。

&esp;&esp;那么,这意味着现在,万历这个“公公”根本不会在意郭氏这个“儿媳妇”的死。

&esp;&esp;公公如此,郑贵妃这个名义上的“婆婆”又怎会对郭氏的去世感到悲痛呢。

&esp;&esp;恐怕现在,贵妃这个婆婆说不定会对郭氏的死感到高兴呢,甚至巴不得那个大儿子也跟着去呢。

&esp;&esp;“不管贵妃去不去西山,皇爷既将此事交给咱来办,咱就得办好。”

&esp;&esp;魏良臣让李永贞在东厂熟悉一下,在没有接到贵妃不去西山的旨意前,他这两天吃住就在西山了。

&esp;&esp;这可是他魏公公两世为人以来,第一次担任警卫工作,是一点也不能出错的。

&esp;&esp;西山那边崔应元已经开始安排,所以魏良臣并没有再抽调其余档头,径直带了亲卫赶往西山。

&esp;&esp;………

&esp;&esp;西山,乃太行之首,京中百姓又称其为小清凉山,其状宛如腾蛟起蟒,从西方遥遥拱卫着北京城,因此又有“神京右臂”之称。

&esp;&esp;贵妃礼佛所在便是西山的碧云寺,这是一座皇家供奉寺庙,相传为耶律楚材后裔耶律阿勒弥舍宅开山而建,始称碧云庵。

&esp;&esp;正德年间,御马监太监于经在寺后营建生圹扩建,改碧云庵为碧云寺。于经意自己死后能够葬于此地,可获罪未能如愿。

&esp;&esp;魏良臣是第一次到西山,也是第一次到一座寺庙。

&esp;&esp;他在山下时,心头有些压抑。

&esp;&esp;这碧云寺实际上也是二叔为自己选定的埋骨所在,可惜他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