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18章 韩信之信(2 / 2)

加入书签

起,瞪大眼睛:“你的意思是,养寇自重!?”

&esp;&esp;赵衍道:“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这只是为了提防,将来的不测啊。”

&esp;&esp;“诚如李左车言,冬日入代与匈奴战,不利,河北有此三敌,夏公又无法短期内扫平,必归关中。麾下军将虽众,却要镇守齐楚韩魏诸地,燕赵还得仰仗将军守备。如此,将军便能自存,保住兵权,对其围而不剿,以便继续向夏公要钱要粮,在燕赵树立人望……”

&esp;&esp;韩信却大摇其头:“不行,夏公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更嫁我以其侄女。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连李左车都知道,应该同仇敌忾对付匈奴,吾岂可以因为你这无端的猜测,做出这种有违将德之举!”

&esp;&esp;他指天道:“我从没有让夏公失望过!从前不会,今后,也不会!”

&esp;&esp;赵衍急切进言:“白起也没在战场上,让秦昭王失望过;李牧破匈奴退秦兵却韩魏,也没有让赵王迁失望过;夏公当年为秦将军时,从北地到胶东再到岭南,更从没让秦始皇帝,失望过啊!”

&esp;&esp;“但此三者,最终都反目成仇,或君杀其臣,或臣反其君!”

&esp;&esp;韩信依然拒绝:“我与他们不同,我是夏公之……”

&esp;&esp;“将军自以为,是夏公之侄婿?所以安全?”

&esp;&esp;赵衍冷笑道:“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将军当真相信这层关系,能保住一辈子的平安?昔日夏公在得到秦始皇帝厚遇时,不也一直在精心准备退路,在胶东、岭南等地,备下了无数个窟么?否则又岂能一朝举事而数郡响应,终成大业!”

&esp;&esp;韩信默然了,良久之后才光着脚起身:

&esp;&esp;“我之所以相信夏公,并不只是因为这层后来才结的亲戚关系,而是因为夏公本人……”

&esp;&esp;他看向营帐外,此处是易水的寒风料峭,韩信却想起来,五年前,在一整年都炎热无比,植被郁郁葱葱的岭南,他与夏公的第一次会面。

&esp;&esp;“故兵卒有志者必欲为将,觅封侯,不欲为将为侯者,志短也……”

&esp;&esp;当时黑脸的大将军,拍着他的肩膀如是说。

&esp;&esp;“夏公只一句话,就说出了我深埋心中的志向!”

&esp;&esp;“那时候,我只是一个能力不扬的小小百将,一个名声败坏的淮阴胯夫……”

&esp;&esp;“哪怕是这样的我,夏公却力排众议,用之不疑,任我为司马,将击灭瓯骆,结束南征的重任,交给了我!”

&esp;&esp;韩信本来有些郁结的表情,一下子舒展开来,取而代之的,是感慨和回忆。

&esp;&esp;“夏公还说,我是骐骥,能一跃千里,他相信,假以时日,我,亦当为大将军!”

&esp;&esp;“那天的话,韩信永世不忘!”

&esp;&esp;“故而,从那天开始,我便知道,夏公打心里认定,我一定能成为名垂天下的大将军,为他立下彪炳功勋!”

&esp;&esp;“而韩信也认定,夏公,便是我虽死不易的主公!”

&esp;&esp;“故而,我绝不可能重蹈夏公与始皇帝之事。”

&esp;&esp;“我只能做夏公的将军,一如李信效忠于秦始皇!”

&esp;&esp;“此韩信之信也!”

&esp;&esp;赵衍还欲再劝,韩信却止住了他:

&esp;&esp;“赵衍,我知道你建言皆是为我着想,但你若再提此事,我便要不念两年来的同袍友人情分,将你以离间罪处置了!”

&esp;&esp;“将军既如此易信于人,便好自为之罢……”

&esp;&esp;赵衍叹了口气,作揖退下。

&esp;&esp;而韩信的军令,也随之传遍全军都尉、司马们手中:

&esp;&esp;“一月之内,必取蓟城!使六国之地,尽归于夏!”

&esp;&esp;“冬至日,便是夏公三十七岁寿辰。”

&esp;&esp;“而煌煌燕都,便是韩信与北军献上的贺礼!”

&esp;&esp;……

&esp;&esp;ps:最近在外为下本书实地取材,走走山川古迹,逛逛博物馆啥的(这就是你一更的借口?),回来晚了(这才是),今天还是只有一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