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仇恨之轮(2 / 3)
兵;交游之雠,不同国。”
&esp;&esp;“故西河人为其父母兄弟家眷邻里复仇,可也!”
&esp;&esp;陆贾给黑夫的提议就深思远虑多了:“摄政,今日西河人尽杀俘虏,因其曾屠西河。而据臣所知,不少楚、魏、赵群盗肆虐西河,又是因为十余年前,其父兄死于秦人剑下,被斩了头颅作为首功……”
&esp;&esp;“秦军可没将兵器对准老弱妇孺,更从未屠城。”司马欣依然强辩。
&esp;&esp;“我家在寿春,十余年前,秦军入城,尽管未曾屠城,但破人家宅,入劫衣帛者仍不乏少数,稍有反抗,被说成负隅顽抗,杀之又何难?最后还能割了头颅,作为功赏。”
&esp;&esp;“如摄政一般能约束属下的毕竟不多,我的邻人,便是被这样的乱兵所劫,一场仗下来,家家皆服素,当年尚且如此,若现在放西河之师进入魏地,彼辈杀红眼后,还能恪守军法么?”
&esp;&esp;作为淮南寿春人,陆贾对那场战争印象深刻,他以为,这种鼓励复仇的理论是有问题的。
&esp;&esp;它像一个仇恨的车轮,反复转动,永不停息,推动着双方白刃相交。结果就是六国之人不服秦,秦能取其地,而不能得其心也,双方带着怨恨,反复复仇,最后恩怨越结越深……
&esp;&esp;“难道真要将六国故地之人屠尽,这仇恨的轮子,这推刃之道,方能停下?”
&esp;&esp;堂下的辩论仍在继续,黑夫却有些走神,他一下子想起,自己参加的第一场硬仗,是秦始皇22年的外黄之战。
&esp;&esp;那时还是屯长的自己,一脚踹开屋舍,却只见到里面年迈的老者和一个瑟瑟发抖的幼孩。
&esp;&esp;他们很可能是某个死于黑夫剑下的轻侠家眷。
&esp;&esp;黑夫没有动手,他朝哆嗦着请求赴死,留孙儿一命老者拱了手,退了出来,还为其合上了门。
&esp;&esp;那是他人生中一件小事,但时隔17年,黑夫忽然很想知道,那个孩子现在怎样了?
&esp;&esp;他顺利长大成人了么?
&esp;&esp;还记得当年那个破门而入,却又彬彬有礼退出来的秦兵么?还念着父兄被杀之仇么?
&esp;&esp;他现在,是像张耳父子一样,记着故仇,拿起武器,站在张耳的军队里,在西河大肆屠戮,现在成了河岸上京观里的一颗腐烂人头呢……
&esp;&esp;还是老老实实呆在外黄,扛着锄头料理田地,做着小本买卖?
&esp;&esp;“真希望是后者啊……”
&esp;&esp;黑夫叹了口气。
&esp;&esp;历史转了一圈,他现在做的事,是新的开始,还是旧的轮回?口口声声要打破历史周期律,可事实上,连这无尽的仇恨链条,都很难一剑斩断啊……
&esp;&esp;良久后,黑夫才止住了众人的争论,说道:“奉常说得对,若一切都如十余年前一般,不加更易,这场仗纵是胜了,也不过是又一场能并而不能凝的征服!”
&esp;&esp;他扫视面前各执己见的群臣,掷地有声地说道:
&esp;&esp;“但我以为,能让这仇恨之轮停下的,绝不是单方面的以德报怨。”
&esp;&esp;“而是秩序和时间!”
&esp;&esp;众人肃然,黑夫才又道:
&esp;&esp;“八千、一万五千,尽作京观,大河为之色赤,西河人也该解恨了,消气了罢?”
&esp;&esp;他让文吏提笔记录,宣布道:
&esp;&esp;“从十二月起,各军私自处死俘虏者,将视为私斗!往后士卒擒俘虏与斩首等功,而对军官而言,擒俘虏10人,相当于斩首11级。”
&esp;&esp;“俘虏被擒获后,将由军法官统一审理,判决,根据其罪行不同,处死、为隶臣、或释放。”
&esp;&esp;没有人是圣人,不可能原谅敌人,就连儒家,底线也只是以直报怨。
&esp;&esp;那就让他们,承受的大秦专制主义的铁拳吧!
&esp;&esp;用理性代替感性。
&esp;&esp;让公审,来代替私人的刑罚,这是秦国一贯的规矩,也黑夫最喜欢她的地方。
&esp;&esp;俘虏们将以杀人罪,群盗罪,强暴罪,抢劫罪,谋逆罪来论处,反正最后都难逃一个死。
&esp;&esp;其结果将是,军法官会很忙很忙,黑夫刚在云阳宫重新建立的“学室”,那些年轻法吏必须成批培训,然后立刻开赴前线,旁听、记录、最后亲自参与审判。
&esp;&es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