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秦旗(2 / 5)
sp;&esp;“秦!”
&esp;&esp;他们频阳王氏,爷孙三辈,在这面秦旗下为将为帅,为始皇帝扫平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遂有一门三侯之荣耀。
&esp;&esp;哪怕此刻困守孤城,但只要看着迎风飞舞的大纛在大风鼓舞下,如雄鹰一般腾空欲起,王离便浑身充满自豪!
&esp;&esp;但这并不能改变他们以铢称镒的弱势。
&esp;&esp;大地发出了阵阵的颤抖,那是城外十万叛军在向蓝田步步逼近,伴随而来的,还有一阵低沉而又冗长的隆隆之声,无数鼓点号角尽情地吹,从四面八方涌来,让城头士卒战栗不安。
&esp;&esp;随着这鼓角,叛军的军阵之中也竖起了一杆黑色大纛,大纛上面同样绣着一个赤边包裹的巨大“秦”字,不过却是更加圆润的隶书……
&esp;&esp;篆与隶,老与新。
&esp;&esp;王离死死盯着那面旗,不由发出一声怒喝:“黑夫身为叛臣,辜负始皇帝,竟然还有面目竖起大秦之旗!”
&esp;&esp;将者,三军之胆也,王离并未丧胆,但他的怒意未曾感染他人,周遭无人响应。
&esp;&esp;那些在前夜炸营里未曾叛离的短兵亲卫,此刻正被敌军庞大的阵势所压迫。
&esp;&esp;却见蓝田城外的旷野上,黑白两色分明的战旗随风飘扬,明晃晃的戈矛剑戟森严夺目,一列列车骑在远处呼啸而过,一个个徒卒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臂上赤色或白色袖标醒目,在雄厚低沉的鼓声指挥下,扛着云梯,坚定的朝城邑走来。
&esp;&esp;城头仅剩的数千人呼吸凝重,面露不安的看着这一幕,城墙上面鸦雀无声,所有人的心,都随着敌人前进步伐而神经质的跳动。
&esp;&esp;当他们在百余步外齐齐停下,猛地跺脚,那震动好似要将城墙跺塌,短兵亲卫门都不由抖了一下……
&esp;&esp;并未直接进攻,而是传来了一阵数千壮汉的大喝:
&esp;&esp;“王离!”
&esp;&esp;对面又在传黑夫的话了。
&esp;&esp;“这是武忠侯最后一次告诫,汝再不降,欲使满城军民俱焚不成?“
&esp;&esp;王离三十余岁的人了,但依旧气盛,立刻让人吼了回去。
&esp;&esp;“王离誓死忠于大秦!绝不从贼!”
&esp;&esp;对面声音却更大。
&esp;&esp;“真正的贼,在望夷宫,曰赵高,曰胡亥!”
&esp;&esp;更诛心。
&esp;&esp;“你忠的是伪帝胡亥,不是大秦,你是想一个人的愚忠,要连累所有人,连累关中,连累天下么?”
&esp;&esp;“频阳亦在东边,楚人已为赵高所引入关,汝不顾宗族邻里矣?欲固执到底,害死三军将士家眷?”
&esp;&esp;王离顿时哑然,赵高亦是父亲欲诛杀的人,至于六国入关,连他也不能确定,这是否是真的……
&esp;&esp;“吾若攻城,不过片刻,必陷蓝田,然汝若愿降,今日却能少死数千人!”
&esp;&esp;话音刚末,便是一阵大黄弩的齐射,或钉在蓝田城三丈不到的墙垣,或射死数人,而城内弓弩射程却根本威胁不到敌人……
&esp;&esp;王离环视四周,却见城头短兵都没了在上郡抵御匈奴人时的锐气,噤若寒蝉,隐隐还有哭声。
&esp;&esp;“士气崩溃至此,是害怕么?”
&esp;&esp;一个都尉下拜:“将军,那些哭泣的人,是来自西河的士卒,他们不害怕自己战死,但却担心家中安危……”
&esp;&esp;都尉抬起头,眼睛通红:“下吏亦是临晋人,将军,这场仗,还要打下去么?”
&esp;&esp;曾经在上郡越过长城,追击胡虏百余里的都尉,此刻却毫无战心:“这场仗,还能打下去么?”
&esp;&esp;“将军,吾等已输了,除非始皇帝重生,除非武成侯、通武侯再世,除非骊山陵的兵俑来助阵,否则,绝无胜算。”
&esp;&esp;“将军,降了罢,士卒已无心作战了!”
&esp;&esp;都尉、司马齐齐跪地,出于对频阳王氏的尊重,他们才追随至此,否则,也早就随大流在炸营时降了。
&esp;&esp;听着敌人和自己人纷沓而至的劝降声,王离脸色涨红,以他的脾性,凡事都喜欢倔强,又岂会降那黑夫?
&esp;&esp;黑夫入宫任中郎户令时,王离是中郎骑令,与其平级。
&esp;&esp;但黑夫虽出身低微,却很善于逢迎上意,青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