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1章 清君侧(2 / 3)

加入书签

&esp;&esp;文彦博看着自己的草堂,老家伙简直要哭出来了。

&esp;&esp;这辈子怕是要永远如此了,大丈夫手里无权,活着有什么味道,还不如来一把刀子,把自己杀了算了!

&esp;&esp;老文郁闷要死,但是他也知道不能飞蛾扑火,既然到了这一步,就没有什么可以做文章的余地了。

&esp;&esp;看起来王宁安是真的要立地成圣了,老夫算是被死死吃了一辈子。

&esp;&esp;文相公无可奈何,但是有些人却有着不同的看法……“王宁安这是欺君了!”理学众人凑在一起,仔细研究应对策略。

&esp;&esp;以往他们痛失议政会议的阵地,已经被逼到了墙角,到了不得不战的时候。

&esp;&esp;“我绝不相信陛下是主动交权,一定是王宁安胁迫天子,才有了这一道旨意,他这是蓄谋已久的!”杨时气哼哼道。

&esp;&esp;有人也跟着附和,“当初陛下去幽州养病,而幽州就是王宁安的老巢,他应该是早有布局,我怀疑此刻陛下已经落在了王宁安的手里,身边都是王宁安的人,他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esp;&esp;“真是想不到啊,王宁安居然成了我大宋的活曹操!”

&esp;&esp;“辜负先帝圣恩,这个贼臣当千刀万剐!”

&esp;&esp;……

&esp;&esp;这些人越说越狠,如果王宁安在他们身边,保证给撕碎了吃!

&esp;&esp;更有人公然喊出了“清君侧”的口号!

&esp;&esp;废了王宁安,废了新法!

&esp;&esp;只是他们似乎忘了,一直主张限制皇权的就是理学,他们喊得最大声,如今却坚决反对,真是够讽刺的。

&esp;&esp;如此看来,理学的主张也无非是为了夺权而已。

&esp;&esp;别的都是虚的。

&esp;&esp;如果能够拿到权力,支持皇帝也没有什么不好。瞧瞧,人家就是善于变通,了不起啊!

&esp;&esp;他们讨论了好半天,渐渐也觉得无聊了,要是背地里骂人,就能把对方骂死,只怕王宁安的骨头都烂没了。

&esp;&esp;“你们大家都想想,有什么办法,能对付王宁安?”杨时发出了疑问。

&esp;&esp;他这么一说,许多人都傻眼了。

&esp;&esp;政事堂铁板一块,议政会议掌握不了,虽然他们说皇帝被挟持,但是谁能跑到幽州,请求赵曙出面澄清,然后拿下王宁安?

&esp;&esp;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esp;&esp;再有,金融势力也掀起了那么大的风波,满世界挤兑,结果却促成了朝廷迅速接收银行,偷鸡不成蚀把米,还想和王宁安斗,有多少的能耐?

&esp;&esp;理学这帮人,也就剩下一点嘴炮了。

&esp;&esp;杨时非常苦恼,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办法。

&esp;&esp;假如王宁安和赵曙之间,调和了关系,连最后的隐患也消失了,他们的末日真的不远了。

&esp;&esp;什么办法都没有?

&esp;&esp;难道王宁安真的无敌了?

&esp;&esp;正在这时候,有个年纪在30出头的人站了起来,他叫张绎,是程颐的弟子,眼下在礼部做事。

&esp;&esp;光是这一点,就证明此人不简单。

&esp;&esp;在理学普遍受到打压的情况下,还能在六部混得风生水起,没有一点功力怎么行!

&esp;&esp;张绎做事冷静认真,很有些韬略。

&esp;&esp;“我看王宁安还没有到呼风唤雨,为所欲为的地步……他如此限制皇权,其实犯了大忌。”

&esp;&esp;“怎么说?”杨时好奇问道。”

&esp;&esp;“是这样的,我大宋出来原来的路改成行省之外,其余的地盘,只有河套和渤海等地是以行省并入大宋,其余的地方全是向陛下臣服。”

&esp;&esp;大多数人没在礼部混过,也没研究过外藩的情况,不明所以。

&esp;&esp;张绎给大家解释,原来很多的部落和藩国,并不是直接并入大宋,而是向赵曙宣布效忠,比如辽东的女真,比如高丽,比如倭国,还有交趾等地,全都是如此,他们只是归皇帝一个人,政事堂虽然也能派员过去,但是原则上,政事堂无法直辖这些地区。

&esp;&esp;杨时听到张绎的话,似有所得。

&esp;&esp;“把话说明白点。”

&esp;&esp;张绎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