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工程师和循吏(2 / 3)
&esp;&esp;对于这帮人,赵曙是没有什么排斥的。
&esp;&esp;毕竟天竺太大了,人也太多了,光靠着大宋一点点打,要打到什么时候,干脆把人都放进去,来一个天下大乱,才能不乱不治!
&esp;&esp;赵曙果断降旨,凡是能拉起500人马进军天竺,授予指挥使职位,1000人授予统制,2000人,都统制……等打下印度之后,还能按照功劳大小,分封土地奴隶。
&esp;&esp;而且靠着战功,还能获得大宋的军火支持,掌握贸易特权……
&esp;&esp;这套手法都被王宁安玩烂了,但是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还是十分新奇。
&esp;&esp;那些部落倍受鼓舞,高兴地如痴如醉……他们盛赞赵曙,说他是最睿智的帝王,万王之王,世界的主宰,天上的太阳……总之,都是一些肉麻的吹捧。
&esp;&esp;就这样,赵曙短时间之内,就弄到了10万先遣军,顺着山口,南下平原……几乎与此同时,大宋的商人武装,也从海岸线发起了攻击。
&esp;&esp;大宋已经开始逐步废奴,不管真假,但那些以奴隶为主的工厂和种植园都着急了,他们开出了以往三倍的价钱,求购奴隶。
&esp;&esp;商人计算过,从天竺捕捉奴隶,运送到泉州,所有成本算起来,最多30元,而一个青壮奴隶能卖到200元,至于心灵手巧,能养蚕缫丝,纺织布匹的女奴隶,也有180元。
&esp;&esp;疯狂的利润,让商人全都发了疯。
&esp;&esp;他们迫切需要贩卖奴隶的特许权,而想拿到特许权,就必须好好表现,配合皇帝陛下,征服天竺!
&esp;&esp;这是一场规模前所未有的征服。
&esp;&esp;赵曙只出动了两万五千人,可追随他的人马,超过了20万,更有趣的是一些天竺的邦国世家,也投靠了大宋皇帝。
&esp;&esp;整个人马越来越多,就像是滚雪球一样,到了最后,简直就是一场雪崩!
&esp;&esp;几千年的天竺社会被彻底摧毁,这一场大乱战,使得天竺损失了超过三成的人口,还有更多的人被贩卖成为奴隶。
&esp;&esp;这些人的血肉,天竺的财富,滋养了大宋的工业体系。
&esp;&esp;接下来的20年,大宋基本上完成了铁路网的建设,更为重要的是,一些科学家发现了电力,研制成了内燃机,第二轮的工业革命,在中原大地快速推开……
&esp;&esp;当然,这些还是后话,相比热衷开疆拓土的皇帝,大臣们更关心明年的政事堂之争,到底谁能成为首相,备受关注。
&esp;&esp;虽然朝廷没有太多的消息透露,但是也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窥见些端倪。
&esp;&esp;比如王宁安再度回京,负责教导太子,他留下的辽东省平章事,就显得格外吸引眼球。
&esp;&esp;眼下的辽东省可是很惹眼。
&esp;&esp;首先,辽东省面积够大,不但包括原来的幽州和云州,还包括了一大半的契丹土地,向北能一直延伸到北冰洋……
&esp;&esp;过去人们都觉得这里是苦寒之地,没什么油水。
&esp;&esp;可自从铁路修了大半,辽东的铁矿,煤矿陆续被发现,还有那么多的木材,辽阔的黑土,正好种植庄稼,再有,已经有人发现了金矿,成千上万的人,怀揣着淘金梦想北上。
&esp;&esp;种种条件加起来,辽东省已经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谁能接替平章事,未来绝对有机会进入政事堂和六部。
&esp;&esp;为了这个位置,各方都剑拔弩张。
&esp;&esp;在吏部这边,章惇坚持要推布政使蔡京。
&esp;&esp;“蔡京虽然年轻,资历浅,但是他在辽东多年,是从普通的书吏一路干上来的,政绩卓著,有目共睹,让他出任平章事,理所当然!”
&esp;&esp;“这个……”大理寺卿冯京开口了。
&esp;&esp;“章天官,按理说吏部推举人选,我们大理寺不该说什么,但是我以为这个蔡京不合适。”
&esp;&esp;“道理何在?”章惇提高了声音,明显不悦。
&esp;&esp;冯京却没有害怕,而是沉声道:“很简单,他不是进士出身!”
&esp;&esp;“这,这算什么理由!”章惇怒道:“如今朝廷已经开了秀才科,地方官吏多数是秀才科出身,蔡京不但出身秀才科,还是最早拿到工程师的一批人……他的学识绝对没有问题!”
&esp;&esp;这时候贾章却笑道:“章天官,你看一看,如今朝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