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5章 喜欢亲征的赵曙(2 / 3)

加入书签

夫妻两个,又有田产,多子多福,除了生孩子,还能干什么?

&esp;&esp;光是能生还不行,还要能活下来,大宋的医学进步也非常快,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生得多,死的少,人口爆炸,也就不足为奇了。

&esp;&esp;而且这一次人口爆炸,还是从婴儿开始,差不多从治平三年往后,每年大宋就要增加300万人,到了去年,更是飙涨到了500万!

&esp;&esp;这个时间和落实均田令高度重叠,可以说,是王宁安一手创造出一个婴儿潮。

&esp;&esp;“向外修路,拓宽市场,增加投资,吸收劳动力,向外移民……”赵曙笑得眼睛眯了起来。

&esp;&esp;“师父果然是宝刀不老,这份计划无懈可击,可保我大宋几十年繁荣昌盛啊!”

&esp;&esp;王宁安道:“陛下过誉了,这可不是臣一个人的手笔,而是许多才智之士,一起替大宋规划的蓝图……而且在臣看来,大宋的变化一天一个样,未来真的很难说,谁也不知道几十年后会如何,陛下可不能懈怠,更不可自满啊!”

&esp;&esp;这话真是发自肺腑的。

&esp;&esp;王宁安甚至都没有想过,大宋的发展会这么快?

&esp;&esp;毕竟西方是靠着几百年的积累,才从海盗变成绅士,才从山寨变成原创的……大宋怎么也要几十年吧!或许当王宁安混成了老王,直到闭上眼睛,都未必能看到大宋真正进入工业时代。

&esp;&esp;可事实上,王宁安算错了,他太低估大宋进步的速度了。

&esp;&esp;现在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esp;&esp;工业发展,不过就是个投资积累的过程,大宋的体量无与伦比,拥有巨大的财富,转化成投资,绝对是天文数字。

&esp;&esp;再有,众多的人口,全面铺开的基础教育。天才是按照人口比例诞生的,人越多,天才就越多,教育越普及,就越容易出更多的天才,用他们聪慧的大脑,开发新技术,解决层出不穷的难题。

&esp;&esp;最后,假假的,王宁安也是个穿越者,他拥有强大的先见之明,可以跳过一些陷阱,少走一些弯路。

&esp;&esp;到了现在,就连王宁安也没法预测,五年,十年之后,大宋会是什么样子。

&esp;&esp;处在剧烈变化的时期,机会层出不穷,身为天子,赵曙是最自豪的那一个。

&esp;&esp;“师父请放心,弟子绝不会有半分松懈,弟子已经想好了,要继续亲征!”

&esp;&esp;“还要打?”

&esp;&esp;王宁安都傻眼了,明明小时候的赵曙,又软又萌的,几时变成好战分子了?

&esp;&esp;见师父露出惊讶的神色,赵曙立刻解释,“弟子觉得,一旦不打仗,内部的矛盾就会层出不穷,让人头疼……弟子没有勇气处理这些事情,所以只能投机取巧,打下更多的地盘,开拓更多的商机,让大家伙都忙着赚钱,天下也就不会乱了。”

&esp;&esp;好一个新奇的想法!

&esp;&esp;赵曙得意道:“师父,弟子已经选好了目标,就是这里!”

&esp;&esp;他伸手抓过桌案上的地图,用手指了指一个三角形的半岛!

&esp;&esp;是天竺!

&esp;&esp;也就是印度!

&esp;&esp;“朕要打这里!”赵曙格外笃定,他笑道:“师父,弟子记得早在很多年前,就想对这里下手了,如今时机成熟了,就让弟子替师父完成这个心愿吧!”

&esp;&esp;进军印度!

&esp;&esp;当然是一步好棋。

&esp;&esp;印度土地肥沃,人口够多,最重要是够废物……面对一波又一波的征服者,从来都是屈膝投降,就连摆脱大英帝国,也是靠着非暴力不合作。

&esp;&esp;如此奇葩,不下手,简直天理不容!

&esp;&esp;打印度不难,控制印度更容易,方法用好了,只要几千名公务员就行了,甚至不用驻军,能节省一大笔钱。

&esp;&esp;皮薄馅大易推倒!

&esp;&esp;难怪赵曙盯上了天竺,他兴奋道:“师父,现在已经准备好了,我们打败了塞尔柱之后,就派遣一些骑兵南下,抢占天竺北部山口。另外这些年,在天竺的沿海,我们也建立了商贸据点,甚至有武装商人。动用海军,水陆并进,一年之内,将天竺拿下来,只要占据了天竺,我大宋就拥有了不计其数的奴隶,也拥有了除了大宋,最辽阔的市场!”

&esp;&esp;“千秋霸业,远迈汉唐。”赵曙情绪激昂,大声宣誓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