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大宋的文艺复兴(2 / 3)
宁安沉吟道:“为国为民,为天下苍生计,为汉家长远计,我们做的当然是对的……只是,有些手段未免不够光明,容易落人口实!”
&esp;&esp;“哈哈哈!”
&esp;&esp;文彦博放声狂笑,“二郎,你的说法,和那些腐儒评价管子,有什么区别?”
&esp;&esp;这话够厉害,王宁安打了个哆嗦,悚然变色,不由得陷入了深思。
&esp;&esp;没错,文彦博问得好!
&esp;&esp;自己这么多年,一直鄙夷儒家,一直希望改变孔孟之道。
&esp;&esp;其实不自觉之间,自己也陷入了孔孟的圈子里,而不自知,真是惭愧啊!
&esp;&esp;王宁安越发不敢小觑文彦博的智慧了。
&esp;&esp;“文相公,我还有一点疑问,孔孟之道,并非全部不可取,我以为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不知不觉间,王宁安已经用了请教的口吻。
&esp;&esp;文彦博摇了摇头,“二郎,你这话或许是对的,或许是错的……老夫不和你争论,老夫只想问你,孔孟二圣,说了那么多话,究竟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你怎么取舍?是不是还要按照儒家道德的标准,进行划分?你这样一来,不等于是原地转圈吗?”
&esp;&esp;“那文相公以为,应该如何做呢?”王宁安虚心求教。
&esp;&esp;“很简单,彻底推翻孔孟那一套!另立门户,自成一系!”文彦博信心十足道:“论起治国,孔孟远远不如管仲,为什么放着成功的典范不学,去学两个落魄的文人?简直莫名其妙吗?”
&esp;&esp;文彦博笑道:“我们就以管仲为祖师圣贤,以这本《管子》为根本,可以任意发挥,肆意挥洒,重新建立起一套体系来!我们在西北的作为,是为了大宋的百姓,是为了天下苍生,这就是对的!我们就是道德完人,不需要被指责!那些去开拓土地,发掘财富的人,就是勇者,就是大宋的功臣,他们不管是抢,还是夺,都是为了大宋好,都是应该的,每个人都该给他们掌声,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不应该受到任何指责……”
&esp;&esp;文彦博的声音在屋中回荡,王宁安用力甩了甩头,终于从老家伙的魔音当中恢复过来。
&esp;&esp;明白了,差点被忽悠了!
&esp;&esp;王宁安没有想清楚,为什么文彦博突然推崇管子,突然要另立门户,推翻孔孟之道……可是话说到了这里,他豁然开朗。
&esp;&esp;其实老文也没有像他说的那么超脱,那么了不起!
&esp;&esp;向外淘金,开拓,必然伴随着杀戮抢夺,伴随着尔虞我诈,伴随着天怒人怨,罪行累累……文彦博每每想到这里,都不寒而栗,汗透衣服。
&esp;&esp;他老人家是想青史留名的,而且留的不能是恶名!
&esp;&esp;可是他能改变吗?
&esp;&esp;不能啊!
&esp;&esp;因为有那么多的土地,如山一般的黄金在等着他。
&esp;&esp;何止是文彦博一个人,大宋的士人几乎都面临一个问题。
&esp;&esp;他们为了眼前的利益,背叛了自己的所学,也背叛了心中的道德。
&esp;&esp;脑袋和身体不协调了,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esp;&esp;到底该怎么办?
&esp;&esp;是放弃利益,尊重心中的道德?
&esp;&esp;几乎没人做得到!
&esp;&esp;那就只剩下追逐利益,不在乎身后名,哪怕受万众唾骂,也在所不惜!
&esp;&esp;可好面子的文人,又不甘心。
&esp;&esp;作为文官士人的集大成者……文彦博经过苦思冥想,终于找出了与众不同的路……既然利益不能放弃,既然道德在干扰我们,那不妨就把道德给改了,这不就顺理成章了吗?
&esp;&esp;过去的道德说抢劫不对,那新的道德就鼓励抢劫;过去的道德说安贫乐道,新的道德就赞同获取财富……总而言之,一切制约他们追逐利益的观念,统统抛弃!
&esp;&esp;想到了这一步,文彦博觉得自己升华了,彻底升华了,真的能立地成圣了。
&esp;&esp;当然了,要想成就一门学问,必须有传承。
&esp;&esp;他在若干古圣先贤当中,毫不费力找到了管仲。
&esp;&esp;没有办法,管子就是先秦百家当中,最务实的那一个!
&esp;&esp;文彦博决定借着肯定管仲,推翻孔孟之道,只要后世都是信奉管仲的门人弟子,那他文彦博就是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