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倒闭潮(2 / 3)
行借款填补,到了这时候,益州交子务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esp;&esp;可就是前后不到六年的光景,原来益州交子务几百万贯的储备金消失一空,反而欠了一大笔钱。
&esp;&esp;早在皇家银行要兼并益州交子务之前,交子就已经岌岌可危,嘉佑二年初,交子一度跌破300文,后来虽然短暂回升到300文以上,可是到了下半年,就一泻千里,再也控制不住了。
&esp;&esp;显然,早就有人开始掏空益州交子务,当皇家银行利用交子,发放青苗钱的时候,有些人就意识到交子保不住,所以他们穷尽手段,把益州交子务的最后价值也给榨干!
&esp;&esp;然后想把烂摊子扔给皇家银行,随便还能毁了青苗法!
&esp;&esp;这么大的工程,这么深邃的算计,绝对不是王拱辰能完成的。
&esp;&esp;不是王宁安小瞧他,王拱辰有这个本事,还会被他轻松拿下吗?还会被三言两语,弄得方寸大乱吗?
&esp;&esp;想到了这里,王宁安就不由得想起了那位韩相公!
&esp;&esp;“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辈,犹自说兵机!”
&esp;&esp;这是投降西夏的文人张元所做的一首诗,讽刺当年韩琦兵败好水川,向来豪杰自诩的韩琦遭到了当头一棒,知耻而后勇,很快韩琦被调回京城,和范仲淹等人一同推动庆历新政,结果一年多的时间,韩琦再度被贬出京……梦想打破了,自尊也丢失了……
&esp;&esp;观察一个人的生平,找到关键转折点很重要,自从这两件事情之后,韩琦就变了一个人,他知道正道直行走不通了,开始从里到外,彻头彻尾,翻天覆地地变化。
&esp;&esp;韩琦每坐到一个新位置,都尽量拉帮结派,大开便利之门。
&esp;&esp;把朝廷的名爵财富,肆意撒出去……结果就是人人都说韩相公的好话,聚集在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虽然韩琦没能爬到首相和次相的位置,但是他背后的势力,尤其是河北一带的豪门,已经非常庞大,论起绝对的力量,韩琦和文彦博不相伯仲,甚至还能压过老不要脸的贾昌朝!
&esp;&esp;如果这个局都是韩琦布下的,王宁安绝不会意外。
&esp;&esp;大举掏空益州交子务的情况有两次,第一次是北伐幽州,从账面上看,交子务损失了近400万贯,虽然后来有些弥补,但是西北水灾,又有人前后借走了200万贯,用来放高利贷,购买西北的田地!
&esp;&esp;具体情况,王拱辰已经招供了,唯一的问题就是王拱辰之外,还有人拿到了多少!
&esp;&esp;而相比之下,第一次的问题更严重!
&esp;&esp;甚至可以说,没有第一次大举掏空,交子务就不会崩溃。
&esp;&esp;“这150万贯的债券,究竟是怎么回事?必须查清楚!我立刻向朝廷行文,让韩琦明白交代!”
&esp;&esp;王宁安压住了滔天的怒火,他早就觉得王拱辰不过是替罪羔羊,现在看起来,真正的毛病就出在韩琦身上。
&esp;&esp;老东西,你兴风作浪,干的坏事一点不少。如果说贾昌朝和文彦博是真小人,那么韩琦就是个伪君子!
&esp;&esp;既然到了这一步,就算我想放过你,老天爷也不会放过你!
&esp;&esp;王宁安已经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韩琦给捎上。
&esp;&esp;关键的突破口还在150万贯债券上面,根据交子务的官吏供认,这是三司让他们筹措,作为赏赐之用。
&esp;&esp;当时交子务已经出钱购买了很多军需物资,实在是无力出钱,只能发债券,让商人购买,这也是无可奈何。
&esp;&esp;他们说的好听,但是以王宁安的直觉,他清楚知道,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别管说的多好听,都改变不了龌龊的本质。
&esp;&esp;……
&esp;&esp;“王相公,不得不说,大宋官吏的本事,真让我这个番邦异域的女子叹为观止,大开眼界!”
&esp;&esp;萧观音抱着一摞子公文,找到了王宁安,眼神之中,带着一丝疲惫。
&esp;&esp;“王相公,我清查了一下往来公文,发现并没有益州府大规模征调民夫,给河北运送军需物资的记录。”
&esp;&esp;王宁安的脸一下子就黑了,“莫非说所谓近二百万贯的军需粮饷,都是假的?”
&esp;&esp;“那就要问你王相公了,你亲自领兵打仗,可收到了来自巴蜀的物资?”
&esp;&esp;王宁安眉头紧皱,“没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