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7章 王家武士团(2 / 3)

加入书签

甚至不足200人,其中的老弱病残就更多了。骑兵比步兵还要惨,人有一半的缺额不说,马匹的缺口更是多达七成,很多把驴子,骡子都算上了,也不够一半之数。

&esp;&esp;再去看看刀剑兵器,王德用更是想哭,他仔细清点,很多刀都生锈了,烂了,铠甲也满是窟窿,杀不了敌人,也保护不了自己。令人发指的是许多士兵用的都是真宗时候留下的武器,已经几十年了,也舍不得扔掉。

&esp;&esp;这些老古董制作的时候,是为了对付辽兵的,故此真材实料,非常结实,这几十年送来的武器多数不堪用,刀非常脆,砍几下就出了缺口,根本没法用,弓也是粗制滥造,名义上的一石弓,实际只有8斗……总而言之,一句话,什么都是糊弄的。

&esp;&esp;面对如此人马军械,王德用眼珠子都红了,开什么玩笑,凭着他们,如何跟辽国拼啊?

&esp;&esp;这些年实在是太混账了!

&esp;&esp;承平日久,文贵武贱,武夫想要升官,就要巴结文臣,拼命送礼送好处,钱从哪里来?还不是各处贪墨。

&esp;&esp;吃空饷,喝兵血,军械武器,什么都能打折扣,只要有钱,就没有他们不敢干的事情!

&esp;&esp;大家伙都在赌,赌自己任内不出问题,然后拍拍屁股走人,把麻烦留给后继者。

&esp;&esp;说句不客气的,每个人怀里都抱着一颗炸弹,只盼着能顺利传给别人,不要在自己手里炸了就好。根本没人想过去解决问题,也没有勇气解决。

&esp;&esp;面对这样糟糕的局面,坦白讲,谁都有责任。

&esp;&esp;皇帝不作为,文官揽权,武夫贪墨,士兵懈怠……从上到下,全都烂了!

&esp;&esp;王德用无比悲愤,“弟兄们,不能这么下去了,再醉生梦死,辽国的人马就要杀来了!你们所有人,还有家眷,亲属,朋友,谁都跑不了!”

&esp;&esp;王德用苦口婆心,教训了一顿,他立刻下令,所有人马立刻整编,把不能出战的老弱病残统统裁掉。

&esp;&esp;幸好赵祯给了钱,王德用也能大方起来,把这些人能遣散就遣散,不能遣散就编入民夫之中,等到日后安排到大名府做物流工。

&esp;&esp;这样一番整顿,天雄军五万人,只剩下一万五千人,战马也不过3000匹。

&esp;&esp;王德用看着可怜巴巴的部下,老脸通红,指着这点人马,什么也干不成。

&esp;&esp;无奈何,老将军只能去找王宁安。

&esp;&esp;从大名府到沧州,王德用一刻不停,跑了两天多,老爷子年近古稀,就算身体再硬朗,也是承受不住。

&esp;&esp;到了沧州的时候,嘴角干裂,嘴唇上都是水泡,显得格外憔悴。

&esp;&esp;“二郎,老夫来求帮来了!”

&esp;&esp;王宁安对这位忠勇的老将军还是非常尊重的,将王德用请到了府中,让人准备了参汤,王德用喝了半碗,总算是喘上了气。

&esp;&esp;老将军脸上发烧,将天雄军的情况说了一遍,王宁安听在耳朵里,心里不停乱跳,他知道大宋的人马烂,却没有想到,竟然烂到了如此地步!

&esp;&esp;“天雄军尚且如此,其余保定军,信安军,乾宁军、安肃军,广信军,静安军,情况只怕更糟。”

&esp;&esp;王德用点头,“二郎,老夫给你交个底儿,我估计整个河北能拿出来的可战之兵,不会超过五万,很有可能只有四万多人。如果辽兵真的大举南下,我们未必挡得住。老夫只能找你想办法,如果不成,就只能请陛下发兵了。”

&esp;&esp;“很难!”

&esp;&esp;王宁安很干脆摆手,“老将军,京城的禁军如何,我心里有数,虽然狄帅用心整顿,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指望着他们不现实。”

&esp;&esp;“那二郎一定是有办法了?”

&esp;&esp;王宁安道:“老将军,沧州紧挨着辽国,又工商繁荣,聚集了那么多的财富,没有足够的武力是行不通的,这些年沧州,平县,都组建了不少弓箭社,河间府也招募勇士,充当效用,可以说小有成绩。如果老将军同意的话,可以把这些人充入军中……但是他们必须参照禁军的待遇,而且不能刺字,还要签署约书,最多从军五年,除非自愿,到时可以解甲归田。”

&esp;&esp;王德用寿眉紧皱,他在河北多年,当然知道王宁安都干了什么,只是王家有多厚儿的家底儿,老将军并不清楚。

&esp;&esp;“二郎,你看能补充多少人?”

&esp;&esp;“两三万总是有的,不过要留一半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