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韩琦回来了(2 / 3)
&esp;&esp;“这是你的注意,还是陛下的意思?”
&esp;&esp;王宁安笑道:“当然是陛下的意思,只是请包大人扛下来,毕竟涉及到宋辽之事,不能不小心谨慎。”
&esp;&esp;包拯向来国事为重,稍微思量一阵,就同意了,他突然很好奇,“二郎,你是不是有对付辽国的策略了?”
&esp;&esp;王宁安笑道:“不敢说有,但是对于辽国,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以往的功夫都做在了暗处,只能告诉老大人,收获的时机不远了,不灭了辽国,我决不罢休!”
&esp;&esp;“好样的!”
&esp;&esp;包拯欣慰地拍着王宁安的肩头,“失去了燕云,河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老夫去了一次辽国,足足三个月没有睡好!二郎,就冲这一点,我包拯愿意给你当马前卒!只是……老夫得到了一些消息,貌似对你不太有利啊!”
&esp;&esp;王宁安很感动,包拯这种道德君子,能如此露骨表态,绝对是一万分真心,他更不能用假意糊弄人家。
&esp;&esp;“我知道了,不就是韩琦吗,西夏人不是说‘韩琦不足奇’吗,他奈何不了我的!”
&esp;&esp;……
&esp;&esp;赵祯虽然表示不接受两府相公的辞官,但是这么大的事情,不调整一下班子,实在是说不过去。
&esp;&esp;尤其是任命了狄青当枢密使,梁适很清楚,他算是当到头了,一连上了12道表,一意求去,赵祯顺势恩准。
&esp;&esp;枢密院落到了狄青手里,东府这边,赵祯也想调整,但是他手上却找不到一个改革派的首相。
&esp;&esp;范仲淹和晏殊等人都老了,不堪用,欧阳修无论资历还是能力,差得太多,想来想去,还是只有用贾昌朝。
&esp;&esp;而且为了安抚保守派的势力,富弼还没法拿下去,一旦富弼走了,东西府都丢了,会有一大帮人怠政,不合作,采用软刀子对抗,当年赵祯刚亲政不久,就遇到过,他不能再犯错误。
&esp;&esp;在次相和枢密使之间,赵祯选择了枢密使,毕竟下一步军制改革,是重中之重。
&esp;&esp;可问题是保留了富弼,这老家伙功力太深厚,这次让王宁安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在他不擅长的领域,被突然暗算,就算是神仙下凡,也徒呼奈何。但是日后富弼可不会闲着,他要是掣肘添乱,做事的难度可就太大了。
&esp;&esp;赵祯苦思冥想了许久,终于拿出了一个办法。
&esp;&esp;曾公亮在应付铜价危机的时候,用三司的存铜帮了王宁安一把,算是在所有大臣当中,表现最好的。
&esp;&esp;赵祯下旨,加曾公亮同平章事衔,升为国史馆大学士。
&esp;&esp;这招一出,富弼差点吐血而亡!
&esp;&esp;他终于明白了一个事实,想和皇帝耍流氓,永远赢不了!
&esp;&esp;前面提到过,大宋一般设两个宰相,但是馆职有三个,也就是昭文馆,国史馆,集贤殿。通常情况,都是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遇到了特殊情况,也可以三相并立。
&esp;&esp;就像现在这样,贾昌朝继续当昭文相,次相给了曾公亮,富弼官衔没动,但是退居三相,地位一下子差了许多,权力更是一落千丈。
&esp;&esp;富弼得到了消息,满脑子腻歪,他真想直接辞官了事,老子不和你们玩了行不!不带这么羞辱人的!
&esp;&esp;可富弼到底是老狐狸,算计无双。
&esp;&esp;如果此时他一赌气走了,下次想回京就难了。拿之前被赶走的文彦博来说吧,出了这么档子事,虽然没人抓文及甫,也没人去问罪文彦博,但是他的仕途基本上到头了,除非赵祯死了,不然他绝没有希望回到京城。
&esp;&esp;如果此刻自己也走了,京城再也没有位置了。
&esp;&esp;更何况还有那么多人,希望自己能留下来,撑起一片天,光靠着韩琦孤掌难鸣啊!
&esp;&esp;终于说到了韩琦,这位大宋朝最顶尖儿的高富帅,当年因为夏竦死里求活,拿命去玩,韩琦只能饮恨出京,继续能量。
&esp;&esp;这几年京城连番乱斗,身为绝顶高手,韩琦只能在一旁看着,抓心挠肝,那个难受劲儿,就不用说了。
&esp;&esp;保守派集团被王宁安打了一记闷棍,这时候他们终于想起了手段高明,作风强悍的韩琦,也只有这位,才能和王宁安唱对台戏了。
&esp;&esp;其实他们最初想运作韩琦进西府,抗衡狄青。
&esp;&esp;但是韩相公是什么人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