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开国功勋(2 / 3)

加入书签

过,朱武也说过。便是那怀安一战,军将们大声呼喊的“万岁”,众人也见怪不怪了。

&esp;&esp;“明日里点一万铁骑,某先出发,到河间停两日,再去西北。再点两万骑随后,不需快马,正常速度便是。”郑智便也是知道这一趟西北必然是要去的,却是也有一点其他的想法。

&esp;&esp;吴用闻言问道:“殿下这般是为何,三万骑一起快马加鞭去西北就是,如此才能威慑折可求那厮。”

&esp;&esp;郑智摇了摇头道:“而今缺粮草,某带一万铁甲先去,便是看折可求到底如何想。若是真要开战,那便再让后续之军加速赶来。若是能并不血刃,便也免得大军白跑一趟,节约一些人马粮草。”

&esp;&esp;郑智的想法便是知道那折可求能投降女真人,未必不能投降于自己。刘正彦没死,折可求哪里有资格与自己争锋,折可求显然是一个能审时度势之人。折可求兴许还当有一个委曲求全,再寻时机的念想。

&esp;&esp;更何况郑智在西北军汉心中,早已是那主心骨一般的人物,这一点是折可求比不上的。郑智若是溃败千里,折可求倒是有可能成事,郑智得胜而回,折可求也当好好思虑一番。

&esp;&esp;快马奔驰,便要备上无数的粮草供应马匹消耗。马步慢行,粮草自然节约无数。甚至健马在路边也能吃个半饱。这便是区别。几万匹马,出了真正有草场的地方,口粮的消耗当真是一个大问题。重要性甚至不在人的口粮问题之下。

&esp;&esp;几万骑兵来去纵横,对于中原王朝与势力来说,负担之重,可见一斑。

&esp;&esp;大军西北走一趟之后,还要继续南下,粮草更是重中之重,便也怪不得郑智如此节省。

&esp;&esp;吴用闻言,对于郑智所说的“兵不血刃”自然是不相信的,一个人起了野心,便也不可能收得住,所以开口接道:“殿下,那折可求野心已露,必然不会束手。即便折可求当真如此了,必然也是奸计在其中,就如谋害小刘相公一般,诈降来谋害殿下。殿下可不得轻信于人。”

&esp;&esp;“轻信?”郑智微微一笑,有道:“那你是不知这位折相公是如何能屈能伸。”

&esp;&esp;“殿下,必要诛杀此子!”朱武也开口说道,便是怕郑智真如吴用所言,落入了折可求的诈降之类的圈套之中。

&esp;&esp;郑智闻言,面色一正,却是不再答话。折可求的是死路还是活路,便在折可求请刘正彦远猎之时早已注定了。若是没有这件事,生死倒是二说。

&esp;&esp;这件事情的关键不是折可求能不能活。关键在于如何兵不血刃之下平定西北这一场可能发生的混战,之后才是折可求生死之事。

&esp;&esp;郑智不答话,吴用朱武,还有李纲,皆是目光盯着郑智去看,便是希望郑智听进这些话语。

&esp;&esp;郑智看得三人目光,却是也并不表露心中所想,只道:“且行且看,这厮能蒙小刘相公,却是蒙不了某。”

&esp;&esp;众人闻言,方才稍稍放一点心。吴用却还是有些担忧,开口道:“学生此番定然要随殿下同去秦凤。”

&esp;&esp;郑智自然知道吴用要随自己同去的原因,便也点了点头:“学究可随军。”

&esp;&esp;如此,这番商议方才算是定妥了。随后便是李纲搬来一对账簿与公文,开始禀报着各地政事,以及裴宣交上来的账目。

&esp;&esp;郑智一边翻看,一边听着李纲详细讲解,吴用朱武也帮着分门别类,记录着郑智的批示言语,之后好行成公文下发。

&esp;&esp;时间不知不觉已然入夜,衙吏之类便也点起了烛火。

&esp;&esp;头前的大厅里,聚了一众郑智亲兵营里的军将,而今郑智的亲兵,已近千人。其中冲阵之营,便有五百。另外还有三四百人专行传令之事。

&esp;&esp;大厅之内,除了上值的军将,其余军将,皆聚于此。大战刚毕,众人聚在一起,便也是吃酒吃肉,消解这段时间行军上阵的疲乏。

&esp;&esp;亲兵营里的待遇,自然是比其他部曲的待遇要稍好一点,火头营来的酒菜,倒是丰盛非常。

&esp;&esp;牛大、杨再兴自然是其中主将。如今牛大主要负责传令之事,上阵也随行。杨再兴便是专职负责随郑智冲阵之事。

&esp;&esp;却是这两人都是大大咧咧的性子,厮杀冲阵也是见惯不惯,从来没有想过要阻止郑智以身犯险,也是有的时候没有办法,比如那怀安一战,郑智身陷险地,也是因为那一场遭遇战,太过急切,郑智一心想胜,下意识就扎进军阵之中。

&esp;&esp;若是吴用在这亲兵营,必然要伸手去拉住郑智。如今这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