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王敦的手段(3 / 4)
&esp;只是,这种话,此时李特是不敢说出来的。
&esp;&esp;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说的就是这个了。
&esp;&esp;“君侯但有吩咐,可直言不讳。”
&esp;&esp;便是李特再傻,也知道王敦这句话是有话外之音的。
&esp;&esp;“我喜欢与聪明人说话,青云,给东羌良将看坐。”
&esp;&esp;“诺。”
&esp;&esp;书童青云连忙给李特准备了一个坐垫。
&esp;&esp;李特小心翼翼的坐了下去,腰板挺直,虎熊一般的胸膛,此时却是在剧烈起伏。
&esp;&esp;与他相比,王敦虽然身上也穿着甲胄,但这身材单薄得如小鹿一般。
&esp;&esp;只是如此虎熊一般的李特,却是畏惧面前小鹿一般的王敦。
&esp;&esp;看起来有些可笑,不过殿中的人,没有一个是笑得出来的。
&esp;&esp;“羌人可以留在益州,但必须答应本侯三个条件。”
&esp;&esp;“君侯请讲。”
&esp;&esp;便是现在王敦提出再苛刻的条件,他也得答应。
&esp;&esp;“其一,益州乃是天府之国,又有桑蚕之好,蜀锦自是天下闻名的,每年蜀锦都产出有限,但每一年,你都要拿出其中十万匹出来,送到琅琊本家。”
&esp;&esp;十万匹多吗?
&esp;&esp;多!
&esp;&esp;非常多。
&esp;&esp;益州一年所产蜀锦,恐怕都只有十几二十万,王敦一句话,就是要将六成蜀锦据为己有。
&esp;&esp;这已经不是用什么贪婪大胆来描述的了。
&esp;&esp;这是不要命啊!
&esp;&esp;须知天下勋贵,对蜀锦都是有需求的。
&esp;&esp;王敦这一番操作,恐怕天下大半勋贵,都无蜀锦可用了。
&esp;&esp;十万匹蜀锦?
&esp;&esp;这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esp;&esp;咕噜~
&esp;&esp;李特咽了一口口水,心想世家之人果然是豪气,面对这一单天文数字生意,还能如此淡然说出。
&esp;&esp;“如何?”
&esp;&esp;“李特遵命。”
&esp;&esp;相比较蜀锦来说,还是保全自己是最紧要的。
&esp;&esp;而且从这王敦的话娿看来,他只是想要压榨益州而已。
&esp;&esp;而压榨益州的具体事情,就是要交给他们羌人来做的。
&esp;&esp;这是好事。
&esp;&esp;这说明王敦需要羌人,他们还是有用处的。
&esp;&esp;对于李特的这反应,王敦很是满意。
&esp;&esp;“其二,如今陛下要清查天下户口,我琅琊王氏自然不好与陛下做对的,但如此一来,我琅琊王氏的产业田地,便无人耕种了,这其中,是需要不少人来耕种的。”
&esp;&esp;皇帝清查天下人口的消息,王敦自然是知道的。
&esp;&esp;对于这种事情上,别的世家都可以反对,唯独他琅琊王氏不好反对。
&esp;&esp;首先,琅琊王氏与皇帝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esp;&esp;毫不客气得说,皇帝能够登上皇位,是因为有琅琊王氏,而琅琊王氏有如今的富贵与地位,大多也是因为皇帝。
&esp;&esp;皇帝要清查户口,琅琊王氏得配合,为世家表率。
&esp;&esp;原本皇帝对琅琊王氏就已经有猜忌了,若这一点都做不到,恐怕皇帝心中的猜忌,就会变成其他东西了。
&esp;&esp;而这一点,可不是琅琊王氏想要看到的。
&esp;&esp;既然汉人佃户不能雇佣,那王敦只能退而求其次了,用羌人奴隶。
&esp;&esp;现在自然已经不是奴隶制社会了,而是封建社会了,但奴隶这种东西,还是存在的。
&esp;&esp;便是往后数百年,盛唐之时,也是盛行昆仑奴的。
&esp;&esp;奴隶自然不算是藏匿人口。
&esp;&esp;当然,雇佣羌人奴隶,自然是不如用佃户来得省心。
&esp;&esp;但值此关头,还是用羌人凑凑数。
&esp;&esp;这些羌人若是听话的话,还可以一直用着,若是这些羌人不听话,那杀了便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