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三十二章 郎君有王佐之才(3 / 4)

加入书签

夸奖太过,赞美他的谋略,宣扬他的名声才略,授以大权,委以重兵,所以让钟会自认为算无遗策,功勋无比,飞扬跋扈,所以造成他谋反叛国的罪。如果太祖善用他的能力,从大的方面控制他,抑制他的权势,用各种规则约束他,那他就无法有叛乱的心思,叛乱的事也不会出现。“

&esp;&esp;司马炎认可冯紞的话。

&esp;&esp;冯紞叩头说:“陛下既然肯定臣的意见,应该防微杜渐,不要让像钟会之类的人再造成灾祸。“

&esp;&esp;“当今还有像钟会那样的人吗?“

&esp;&esp;冯紞说:“东方朔有句话:&039;谈何容易&039;。《易经》上说&039;臣不密则失身&039;。“

&esp;&esp;武帝让身旁的人退出去,道:“你尽情说吧!“

&esp;&esp;“为陛下谋划的人,大功著于天下,海内的人没有不闻知的,据方镇统辖军马的人,都在陛下该忧虑的行列。“

&esp;&esp;武帝沉默不语。

&esp;&esp;显然,他是知道冯紞说的这个人,就是张华。

&esp;&esp;不久,武帝征召张华为太常,因为太庙屋梁折被免官。

&esp;&esp;这个太庙的屋梁为何折断,原因就不可查了。

&esp;&esp;但从此,张华在武帝在位期间,一直以列侯的身份朝见。

&esp;&esp;直到晋武帝死后,贾南风上台,他这才重新走回权力中心。

&esp;&esp;历经了宦海浮沉,张华比其他人更警惕,也更珍惜现在。

&esp;&esp;这也是为何张华只想要维持现状,而不想解决中宫与太子宫矛盾。

&esp;&esp;他解决不了,也不想解决。

&esp;&esp;但是

&esp;&esp;现今王生来了,他便是不想解决,也得解决了。

&esp;&esp;除非他选了第二个选择。

&esp;&esp;但是

&esp;&esp;他又如何能有第二个选择?

&esp;&esp;他可是先帝的重臣啊!

&esp;&esp;每每想到这一点,张华都会自嘲苦笑。

&esp;&esp;所谓的君恩,还真是不好受的。

&esp;&esp;“张公可有决断。”

&esp;&esp;王生一直在石亭中坐着,等待着张华的决断。

&esp;&esp;对他来说,张华是他必须要拿下的人。

&esp;&esp;对太子来说,或许不是必要,但是有了张华之后,他手上的筹码肯定会更多。

&esp;&esp;“太子要如何解决中宫的事情?”

&esp;&esp;“据我来说,有这几个手段。”

&esp;&esp;王生比了比手势。

&esp;&esp;既然张华问出了这样的话来,证明他的选择已经是很明显了。

&esp;&esp;实际上,在王生的‘推演’之后,张华便没有选择了。

&esp;&esp;更何况他若是想要名声或者官位的话,也只能依附太子。

&esp;&esp;“第一,刺杀。”

&esp;&esp;刺杀?

&esp;&esp;张华眉头一皱。

&esp;&esp;“太子居然如此怨恨中宫。”

&esp;&esp;这可是会被蒙上不孝的名声啊!

&esp;&esp;但是张华想到什么一般,突然又有些自嘲的笑了起来。

&esp;&esp;所谓的孝与不孝,在现在来说,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esp;&esp;对于帝王来说,他权势滔天,谁敢说他不孝?

&esp;&esp;规则,不管是道德规则还是法律规则,都是约束那些弱者的。

&esp;&esp;强者,强如帝王这般的强者,又如何需要管顾这些呢?

&esp;&esp;“第二,动用南营的太子卫率。”

&esp;&esp;“罢了。”

&esp;&esp;张华轻轻摆手。

&esp;&esp;“太子长大了,也需要要听,或许也不想听我这个老臣的话了。”

&esp;&esp;张华听到这里,已经是知道太子的决心了。

&esp;&esp;“那张公的决断?”

&esp;&esp;王生还在问。

&esp;&esp;“太子乃是先帝认可的太子,乃是当今的血脉,老朽自然是支持太子的。”

&es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