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3 / 4)
即南下,在武清城外设营,准备迎战。还有,命南边的武松和刘涣,消灭对面的契丹人后,立即北进武清。”
说完,指着信安军南边道:“这里还有十几万契丹人,马怀德正追上去。契丹人若是命这些人挡住去路,武松和刘涣想北上,还是不容易。”
赵滋道:“太尉安心。这些契丹人是连夜逃走,军营都没有收拾,更没有多少粮草。他们现在必须立即与契丹大军会和,不然不要说打仗,饿也要饿死他们。”
杜中宵一怔:“倒是忘了,契丹军粮有问题。夺了武清,就截了他们的军粮。已经过去六七天,契丹的军粮所剩不多了吧。不只是马怀德追的这些契丹人,整个契丹军队,应该现在都缺粮了。”
沉吟一会,杜中宵断然道:“既然出此,就不必畏手畏脚了。命令马怀德,全力进攻,不要停,契丹人逃到哪里,他就追到哪里。同时命令武松和刘涣,击破了前方的契丹军队,立即北进!”
赵滋应诺。
富弼道:“要不要告诉刘几,重炮到了之后,集中全力,尽快攻破幽州。到时全军并力一处,在武清一带,与契丹决战。那一带被契丹搜刮太狠,百姓逃亡,民间也无余粮。”
杜中宵点头:“可以。之前我们对契丹的估计还是过高,布置得有些缓慢了。没有军粮,契丹人只怕会发疯,拼命向武清进攻。命令贾逵和景泰,不必须整,立即去武清!”
赵滋道:“两军并没有经历多少战事,只是立即去武清,火炮不便携带。武清小城,道路不便。”
杜中宵道:“军中的驮马,多调些给他们。他们早一天到,武清就多一分安全。还有,命令武清的守将,如果契丹攻得太猛,预计守城会有很大代价的话,那便先弃城。最要紧的,是我们必须先占领析津府。占领了析津府,契丹过燕山的路就被封住,被堵在山前了。”
“弃城?”赵滋不由犹豫。“武清是粮草集中之地,弃城的话,契丹得到军粮,只怕不好。”
杜中宵道:“粮草放一把火烧了就是,让契丹人进城去。不然他们军中无粮,死命攻城,守城的将士白白损失。只要他们守上几日,各军集中到了武清周围,契丹就神仙难救了。”
赵滋点了点头,明白杜中宵的意思。武清的军粮其实没那么重要,只要拖住契丹几天,宋军各部集中到周围,完成包围即可。当然,能守住武清是最好的。
杜中宵看着地图,过了好一会,在桌上重击一拳:“打到最后,却是在武清这里,与契丹人决一死战!也好,这里地形开阔,人口不多,正是战场!”
富弼看着地图,默默点了点头。战争打到今天,该是决胜的时候了。现在看来,宋军对契丹的实力估计过高,前期一直不反击。但也正因为如此,给了契丹人错觉,让他们一直下不了撤退的决心。等到反攻,幽州各地都不堪一击,迅速攻占。
现在契丹人的四十万大军,处境非常不妙。深入敌境,后路已经被切断,而且缺少粮草。就连杜中宵也没想到,反攻的时候契丹人会如此狼狈。
交通不便,武清失陷的消息,传到耶律洪基的耳朵里,已经晚了几天。这几天的时间,对契丹非常致命。他们前边军营里,本来就没多少粮草,就是按照天数计算的。
(今天有事,不好意思,明天再补。)
一溃千里
固安的契丹百姓永远忘不了那个清晨。潮水一般的宋朝军队忽啸而过,随在队伍里的,数不清的骡马拉着火炮,一路向东。他们见过很多军队,前些日子还见过南下的契丹大军,却没见过这样的军队。士气高昂,官兵皆散发着昂扬的精神,向早晨初升的太阳。
贾逵没有经过多少战斗,便就顺利攻占了涿州。本来预备大军北上,会攻析津府。帅司实然更改了命令,让他一路向东,去协助守武清。
在涿州集中兵马,贾逵迅速向东而来。
契丹军队已经到了武清,一刻不停,立即攻城。第一天下午在城外布置缴获的宋军火炮,结果第二天上午就被宋军火炮打坏。第二天下午开始,不必依赖火炮,也没时间制做攻城器具,疯狂蚁附攻城。
耶律洪基骑在马上,看着前方的战事,面沉似水。他想过这一次可能会败,想过黯然收场,却没想到会是这个样子。宋军进展之快,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估计。
仅仅几天时间,幽州只剩下了析津府,其余城池全被攻破。四十万签军,完全没有战斗,宋军一来立即投降。现在只有在沂津府城里,还有十几万签军守城,其余的已经全部做了俘虏。自己属下的四十万大军,已经完全断了粮草,如果不能攻破武清,迅速救援析津府,契丹的军力就一朝尽丧。
东城门外,三千宋军依城而阵,与契丹不断激战。有城头的火炮掩护,有城墙做自己后翼,这些宋军越战越勇,契丹大军无可奈何。其余三面城墙,契丹大军如潮水一般向城墙进攻。只是远了有城头火炮压制,近了有火枪,契丹军队连云梯都架不到城头。
耶律仙童在耶律洪基身边,看着前面鏖
↑返回顶部↑